元宇宙尽头在哪里 科技巨头们用脚投票

国际 (12) 2021-11-25 16:32:06

  原标题:元宇宙尽头在哪里,科技巨头们用脚投票

  一千个科技从业者眼中有一千个元宇宙。

  新京报记者 白金蕾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张彦君

  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三十年前提出的“元宇宙”一词,正在撬动互联网产业的又一次大规模迭代。

  从2020年底,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内部刊物中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开始;到今年3月,Roblox(罗布乐思,多人在线游戏公司)美股上市,借元宇宙概念市值迫近400亿美元;再到今年8月,字节跳动以90亿元收购国内VR设备厂商Pico,元宇宙成为显而易见的风口;如今,随着Facebook(脸书,社交平台公司)部分更名为Meta(Metaverse的简称,又译为“元宇宙”),元宇宙的“火焰”更是蔓延全球。

  事实上,在亲上火线之前,巨头们已经通过投资开始布局元宇宙,在底层的算力、通信技术、区块链,应用层的游戏、办公和社交,以及外显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设备等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巨头的影子。

  按照各自的基因,腾讯布局社交和游戏,Meta掌握头显和流量,英伟达更擅长技术和算力,但借助于资本的纵横捭阖,巨头们除了巩固自身腹地的壁垒外,也正展开一场基于元宇宙全产业链的布局。但泡沫泛起之际,不少企业非理性的市场营销与资本炒作也在迅速地透支着行业的未来,相关资产变得越来越贵,甚至引发监管层关注。

  11月18日,“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发文称,元宇宙概念的走红,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当日,A股元宇宙概念板块大幅下挫,易尚展示、大富科技、盛天网络、中青宝、世纪华通、宝通科技、佳创视讯等全线大跌。

  一片喧嚣之中,炒作概念者能否在这场盛宴中快速收割,全身而退;强调“长期投资”的大厂又能否凭借现有优势,在这场快速迭代的革命中紧跟时代步伐;身经百战的VC、PE和基金经理们,又如何在风口中避免接“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资本市场“虚火”?

  元宇宙是数字乌托邦还是黄金赛道

  一千个科技从业者眼中有一千个元宇宙。但什么是元宇宙,什么又不是元宇宙,概念亟待界定,也正因为此,所有人和机构都拥有了对元宇宙的解释权。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告诉新京报记者,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也就是第三代互联网(Web 3.0),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融合,即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生活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数字资产与实物资产深度融合以及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深度融合。

  “目前元宇宙还属于抽象概念,理论上任何人和机构都有解释权,这也是元宇宙能够被热炒的关键。”易观文娱资深分析师廖旭华这样认为,“元宇宙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构建的,和现实互相影响的系统。关键在于和现实互相影响,社会发展不需要一个虚拟世界,而是需要一个能够推动现实发展的数字化系统。”廖旭华对记者说。

  一位二级市场卖方分析师则告诉记者,元宇宙应该是足够大、足够沉浸的,能够容纳数以千万的用户同时在线,探索非常丰富的场景;元宇宙应该是多元化的,有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以及A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才能保证内容消耗和持续性;有稳定的经济系统,由于虚拟世界的生产成本低、复制难度低,要求用户创造的虚拟物品具有唯一性、不可篡改,但由于监管层和大公司的存在,仍然需要有人制定规则;有社交属性,基于大、沉浸、多元化,社交属性是应有之义,有了社交,用户才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元宇宙上。

  综合众多受访者观点及申万宏源、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的研报,新京报记者认为元宇宙的产业链目前可以分为七层,即保证低时延和沉浸感的基础设施,如通信网络、云计算和半导体等;进行人机交互的设备,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及其他可穿戴设备、脑机接口等;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边缘计算等;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的空间计算,如数字孪生、语音与势识别、空间映射等;帮助创作者持续更新的系统,如降低门槛的开发工具和变现手段;能触达用户的曝光方式,如广告系统、应用商店、游戏渠道等;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包括游戏、社交、娱乐、商务等。

  也因为元宇宙如此广泛的产业链,似乎所有人和机构都拥有了对元宇宙的解释权,并且都在争取让这个定义向自己偏移。

  据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11月上旬,我国已经有663个元宇宙相关企业,其中315家即48%的企业名称中直接包含元宇宙关键字。在2021年11月中下旬以来,部分城市以“元宇宙”作为企业关键字进行注册受到限制,所以部分企业采用元宇宙中“元”的谐音字替换“元”字进行注册,实际企业名称中包含元宇宙的企业数量超过50%。预计至2022年年底,全国元宇宙相关企业数量将突破3000家。

  Crunchbase数据也可窥见一斑。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与元宇宙(被标记为游戏、网络游戏、虚拟世界和增强现实)相关的公司已经在612笔交易中筹集了近104亿美元的资金, 其中游戏吸金约75亿美元(382轮),网络游戏吸金约25亿美元(110轮),增强现实吸金约21亿美元(176轮),虚拟世界吸金6280万美元(9轮)。这与去年这些类别的公司筹集的59亿美元相比,有了很大的飞跃,这也是过去十年中,“元宇宙”类别企业筹集到最多资金的一年。

  国内A股市场方面,10月以来,多只元宇宙概念股大涨,中青宝、佳创视讯、中文在线、宝通科技、盛天网络等股价涨幅超50%。随即引发监管层关注,上交所或深交所已向天下秀、中青宝、盛天网络、易尚展示、大富科技等多家公司下发监管函、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在蹭“元宇宙”热点。但仍有不少二级市场股民和基金用钱投票,资本市场虚火旺盛。

  到底是投资界虚火?还是硬件和币圈的“回光返照”?廖旭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真正的元宇宙公司,包括Facebook和Roblox,前者是社交网络和VR公司,后者是UGC沙盒游戏公司,目前全球范围内所谓的元宇宙公司,都是利用元宇宙概念的抽象化特征,对已有业务进行抽象化解读。

  “距离二级市场更近的分析团队对元宇宙更加热衷,像我们这样距离业务部门更近的分析团队并不想跟元宇宙发生什么关系。”廖旭华对记者直言,“元宇宙是来源于美国通胀背景下的华尔街,来源于Roblox和Facebook。在美国通胀背景下,全球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虚拟货币市场都是非常疯狂的,也是这样疯狂的市场环境创造了元宇宙这样抽象的概念。”

  距离二级市场更近的上述卖方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目前二级市场对元宇宙的关注,更多是年底业绩真空期的主题性投资。而且由于Facebook等巨头入局,资本市场也不得不重视。本轮元宇宙的投资热,其实是互联网产业(倾向于VR、AR)和区块链(倾向于币圈)的一次共振,所以整体表现也非常强。

  于佳宁也提示称,2021年作为元宇宙的元年,机遇窗口期正在逐步开启,但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尝试可能失败,相关的股票等资产有较高风险。如果忽视技术发展规律,不切实际地炒作相关概念,则可能会导致出现泡沫,而泡沫必将破裂,反而会延缓元宇宙的发展建设和应用落地进程。

  不过,他也强调,元宇宙不是一个数字乌托邦,而是一个将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相互融合的全新数字世界,能够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元宇宙也不是所谓 “脱实向虚”的“虚拟经济”,而是可以让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高效沟通协作,让全面联网的智能设备有效联动,让产业链协作透明高效,进而赋能实体经济走向更高发展阶段。

  元宇宙乱花迷人眼

  有巨头砸百亿卡位,有的预警泡沫破裂

  截至2020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人口规模为44.6亿,渗透率约59%,全球游戏用户近27 亿,渗透率约35.5%。在移动互联网更普及的中国,网民渗透率高达约70%,移动互联网日均时长约6小时,已有明显的放缓迹象。在用户增长见顶和疫情居家的背景下,元宇宙也成为科技公司当前重点布局的方向,各家巨头也均在拥有资源和禀赋的赛道上进行了重点押注。

  梳理各巨头厂商在元宇宙上的布局发现,其主要集中在3个方向:VR、AR技术和产品开发(对应沉浸感);UGC技术和产品的打造(对应经济系统和内容丰富性);社交元宇宙构建(对应社交)。其中,Meta、腾讯、字节跳动在上述三个领域中均有布局,而微软、英伟达则更多集中于自身擅长领域。

  具体而言,更名为Meta的Facebook扛起了“元宇宙”的大旗,在应用、硬件和底层技术领域均有布局。记者梳理发现,从2014年4000万美元参与智能硬件公司Vicarious的B轮融资至今,Meta在元宇宙相关领域投资20起,涉及金额超过31.58亿美元(不包括部分未公布金额的投资),其核心目标是从VR头显起步,布局元宇宙流量入口,并在2020年开始采用低价策略,将VR头显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今年年中的75%。此外,Meta还在游戏、教育、办公等内容领域提升沉浸感,Meta此前已经积累了人工智能、网络运算等技术,并在积极储备区块链技术。

  反观国内社交巨头腾讯,其同时拥有QQ和微信,已具备全真互联网(腾讯内部不称“元宇宙”,以“全真互联网”代称)生态雏形,在移动支付、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云游戏上也均有布局,此外,通过年初PCG(平台和内容事业群)的组织架构调整,天美工作室总裁姚晓光同时兼任社交平台业务(即QQ)负责人,开始以QQ为基础探索全真互联网。在投资方面,腾讯主要布局AR设备与感知交互技术,软件重点投资了Epic和Roblox两家游戏公司,提升了游戏引擎上的实力。

  2016年至今,腾讯公开披露的全真互联网(元宇宙)领域投资有12起,共耗资8.28亿美元(不包括部分未公布金额的投资)。硬件方面,2016年至2017年腾讯投资了两家AR公司,分别为Meta和Innovega;2021年6月腾讯投资Ultraleap,布局感知交互技术。软件方面,腾讯在2012年以3.3亿美元买入Epic 48.4%的股权,在2020年2月投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 2021年1月投资元象唯思,此外,还在2021年3月和5月分别投资游戏领域的优必达和十字星工作室,在2021年2月和4月分别投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贝瑞科技和惟客数据,以及在文娱领域投资万象文化。

  字节跳动从2019年开始,先后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智能硬件和游戏领域的20家元宇宙相关技术公司,总计耗资超134.7亿元人民币(不包括部分未公布金额的投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有:2021年4月投资1亿人民币主打元宇宙的游戏公司代码乾坤,并于8月正式上线《重启世界》;于2021年8月收购 Pico,收购金额为90亿元人民币,Pico VR产品走低价路线。

  微软更多聚焦于企业服务领域。2021年7月,微软在Microsoft Inspire中明确提出“企业元宇宙”的概念,试图通过构建资产、产品的数字模型,实现物联网、混合现实的整合。核心技术包括Azure云、Dynamic 365、Windows Holographic等。在此后的11月,在Ignite大会上,微软宣布正式启动元宇宙计划,公布了混合现实平台Mesh for Teams,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微软还与埃森哲合作开发虚拟空间,围绕线上培训场景布局。

  英伟达的布局则更多集中在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今年11月,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 Omniverse 新功能及底层技术更新,其中涵盖机器学习、图形处理、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核心是通过技术迭代,创造可适配于AI的数字孪生世界的底层平台,促进元宇宙软件底层生态持续完善。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显存技术等各方面基础技术的更新迭代。相较于其他平台化、内容化的元宇宙发展方向,英伟达定位技术基石,更加专注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显存技术等各方面基础技术的迭代。

  竞相争夺元宇宙的巨头中,也有相对审慎的。负责百度元宇宙业务的副总裁马杰在近日的一次公开活动中发出不同寻常的警告称,按照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目前元宇宙正在期望期的顶点。他甚至给出了具体时间,“到明年下半年或后年,这轮泡沫一定会破灭的。”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也在三季报结束后的分析师会上称,元宇宙是个概念,而不是一个产品,元宇宙包含的一些要素,比如游戏内的生态系统、虚拟现实、社交关系等,这些并不新鲜,有些公司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目前都是媒体和资本层面,很少有做产品的人讨论元宇宙,因为必须要有足够的产品和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元宇宙,并不是近几年就能达到。”陈睿直言。

  近日,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在参加央视的《对话》栏目时表示,元宇宙的概念最近炒得很热,很多人找到了新的圈钱手段,他认为元宇宙并不代表人类的未来,而是代表了人类的没落。

  针对上述巨头的布局和投资,上述二级市场卖方分析师告诉记者,互联网平台公司,比如腾讯、索尼这种有丰富游戏内容经验的,可能比Facebook、字节跳动这种缺乏游戏内容经验的,在元宇宙中更占一步先机;而对VR设备及硬件公司,“重度化”是唯一出路,依靠手机架靠或轻量设备的“小打小闹”,是没有前途的;而纯粹的游戏公司,比如米哈游、网易等,甚至欧美一线开放世界游戏大厂的机会都很大,尽管它们还站在场边观望。

  易观文娱资深分析师廖旭华则表示,元宇宙应该是一个集合,就像今天不会有公司说自己是整个互联网一样,它们都是互联网社交、互联网媒体等的垂类。“我不认为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成为‘元宇宙’,而是任何公司都能成为元宇宙某一个环节的公司,比如英伟达可以成为元宇宙-计算服务公司、Pico能成为元宇宙之硬件服务公司。”廖旭华对记者说。

  成熟元宇宙何时到来?

  关键是需要底层性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其1992年发表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将元宇宙描绘为人们通过控制自己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化身相互竞争,以提升社会地位。

  那么,对应到现实生活,这轮元宇宙迭代到底何时才能到来?上述二级市场卖方分析师认为,最重要的是一款能承载大量用户并且支持UGC的内容平台作为载体,普遍认为社交和游戏品类最为合适,我更倾向于游戏,很多产业或投资领域的人会相信《GTA》和《堡垒之夜》是元宇宙的雏形。VR为元宇宙提供现实般的沉浸感,AI为元宇宙提供运行“大脑”,而NFT则为元宇宙搭建经济体系。它们都很重要,但不一定必需,Roblox其实并不满足很多方面,但却是元宇宙的先驱。

  “元宇宙的发展进程并不是线性的,不是努力投入资源就可以实现突破,关键还需要底层性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元宇宙作为第三代互联网,存在四大技术支柱,也就是四个技术类别,分别是:构建、映射、接入和应用。每一个支柱对应一系列技术,也代表着成熟的元宇宙商业系统需要的条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告诉新京报记者。

  具体而言,于佳宁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空间,也就是“构建”类技术涉及的层面;其次是元宇宙的入口,也就是用户接入的层面,涉及接入终端普及和高速低延迟网络的建设;再次,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需要实现双向打通和叠加,“映射”类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就是元宇宙中应用的开发,帮助人们在元宇宙中实现人机深度交互、万物广泛互联,智能经济体系持续运转,创造新价值。“要构建完整的元宇宙生态,必须加快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于佳宁说。

  “最重要的条件是计算材料的革命性变化。因为近几年的计算能力和效率的发展是缓慢的,现有的计算成本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元宇宙。”易观文娱资深分析师廖旭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但他认为,往后需要什么时间节点,目前并不知道,但肯定是需要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消失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否则所有的所谓元宇宙探索都是对已有产品和技术的概念包装,而不是真正的创新。

  9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的“解决屏蔽网址链接”专项整治行动成为行业关注焦点,11月落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引发热议。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成为我国互联网的年度热词。

  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看来,元宇宙世界中也应该体现互联互通和数字安全。“元宇宙的核心属性之一是开源创新,包括了技术的开源和平台的开源。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协议,我们可以实现各个数字世界在协议层和价值层的互通,从而形成整体的元宇宙。“于佳宁对记者说。

  Epic Games 的CEO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也曾有类似表达:“元宇宙的生态系统更需要各方面的良性竞争,并由技术互操作性标准促进……如果没有开放的标准,垄断平台就会从创作者的作品中获取比创作者更多的收益,苹果公司和谷歌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此外,基于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个人、组织甚至物体之间都可以实现高效且“无须信任”的广泛协作,所有合约自动执行,从而让元宇宙中的智能经济得以持续运转,并创造巨大价值。

  于佳宁还称,元宇宙中的数据安全问题也应高度重视。元宇宙将是无数人共同创作的结晶,用户将是元宇宙的主要建设者,如何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完善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都是需要极力重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迪

THE END